俄乌问题特朗普无牌可打 极限施压失效。随着俄军持续扩大渗透力度,红军城战役的决定性时刻似乎即将到来。这场战役已经持续了将近整整一年。去年8月,乌克兰当局宣布撤走红军城内的老弱妇孺,标志着一场残酷的拉锯战开始。在乌克兰视角下,这座城市在2016年5月被基辅当局更名为波克罗夫斯克,但在俄罗斯和所谓“顿涅茨克共和国”视角下,这里一直被称为红军村、红军城。
今年7月22日,俄军多个侦察破坏小组从红军城南部开始渗透,沿途在街区设伏并与留守的当地居民取得联系。目前,这座城市常住人口不到7000人,乌军也正在逐步放弃这座据守多年的节点城市。眼下,红军城已经成为乌军防线的一个突出部,俄军采取了“围三缺一”的战术,在城市的北、东、南三个方向形成半包围圈,以远程火力封锁通往这座城市的交通线,进一步消耗乌军有生力量。这也是过去一年多以来,俄军在城镇攻坚战中采取的主要策略。乌军如果投入更多资源去防守这座城市,就会在驰援过程中持续遭到损耗,预备队即便进入城市,也会被俄军火力杀伤大半。红军城已成瓮中之鳖,易主恐怕只是时间问题。
红军城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交通枢纽城镇,多条公路在此交汇。在过去三年的俄乌冲突中,乌军对顿涅茨克方向的军事行动都要以此为交通节点,部队在此集结疏散。此外,它也是重要的后勤枢纽,物资在此囤积分发至各个前线。红军城还是通往多个乌克兰重要城镇的门户,向北是斯拉夫扬斯克与克拉马托尔斯克“双子城”,这是乌军在顿涅茨克最后的大型据点;向西是巴普洛格勒,第聂伯河已经在望;向西南则是扎波罗热的首府扎波罗什。
从总体战局的角度看,红军城的动摇再次折射出乌军无力阻止俄军蚕食战略的现实。据开源情报信息统计,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,俄军连续拿下约692平方公里的土地。眼下的俄军没有大开大合的集群穿插迂回,而是稳扎稳打步步紧逼,这正是乌军目前最难应对的打法。兵源素质、武器装备、后勤供应、一线士气已经大不如前,雪球正在越滚越大,总体战局胜负的天平正在无声倾斜。
另一方面,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莫斯科发出所谓“最后通牒”,要求俄乌双方在8月8日之前达成和平协议。对此,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则以强硬话语回击。特朗普称,10天内不停火俄罗斯将面临进一步制裁;梅德韦杰夫则表示,俄罗斯不是以色列也不是伊朗,每一句“最后通牒”都是向美俄爆发战争更近一步。这种极限施压遇上极限施压,双方都难以破招。
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认知存在很大问题,他推动的所谓俄乌和平协议既无视了乌克兰的合法利益,也没有关照到莫斯科对周边安全形势持续恶化的不安全感,只符合特朗普政权自己的利益关切。因此,特朗普忙前忙后张罗的这个俄乌谈判可能不会有结果。特朗普开始撂狠话,更像是无能狂怒。他在俄乌劝谈促和上展露的战略急躁,归根结底是一种罔顾国际关系现实与冲突降级路径的非专业盲动。特朗普反感援助乌克兰,一方面他对泽连斯基政权的结构性贪腐失望,另一方面他认为美国援乌实际上是在给欧洲搭便车,美国像极了一个“人傻钱多”的冤大头。再者,特朗普政府的内阁成员普遍认为,持续援乌会榨干美国的军事产能,这会动摇美军在其他战略方向上的危机应对能力。从这个角度看,特朗普能打的牌越来越少,撂狠话的背后往往是外强中干的无奈。
从俄乌双方的角度看,莫斯科与基辅各自抛出的谈判条件实际上是严重互斥的。在泽连斯基看来,承认现有军事分界线几乎等同于丧权辱国,谁签字谁就有可能下台;在普京看来,你不签字也没事,以目前的进攻态势步步蚕食,俄军克复“顿卢”全境只是时间问题。特朗普是否有可能基于尊重各方利益关切,以一种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推进俄乌劝谈促和?不妨听听欧洲各国的意见,目前喊打喊杀叫得最凶的恰恰是他们。
高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